中國紅星宣紙掃一掃 關注我們
今年春天,到黃山腳下的涇川山莊參加油畫討論會,在關于油畫吸取外來又走向世界的熱烈討論中,我擠時間去附近烏汐宣紙廠參觀,念念于宣紙的故里老家。廠里人說曾有一位著名的老畫家來廠參觀,到廠后他請齊了廠里的老師傅們,向他們深深鞠了三個躬,他一生藝術探索中的成、敗、苦、樂往往是同宣紙的性能緊密聯(lián)系著的。
泉水淙淙的偏僻山坳里的這家宣紙廠,歷史可追溯到宋代末年,如今有七百多個工作人員,年產(chǎn)三百多噸紙。宣紙是水墨畫的溫床。未曾有宣紙,中國水墨畫及書法史將是怎樣的面目呢?農(nóng)民愛水田,畫家惜宣紙。前幾年宣紙缺貨,傳說是外國人買去作擦餐具紙了,不知是真是假,引起了畫家們的感慨與憤怒。廠房四周的山坡上晾滿了稻草,那是宣紙的糧食,須選一米以上的高干稻草,久久曝曬在陽光下自然漂白。山坳里長滿了野生和人工種植的灌木青檀,青檀皮也是宣紙的主要糧食,亦即凈皮宣紙之皮之由來。草和皮都需經(jīng)過保存、吸潮、腐爛等等階段,配料的分寸及其復雜性更決定紙的性能,這直接影響到書畫家的胃口和作品的特色。配紙漿及用漉網(wǎng)從漿里撈紙等一系列的生產(chǎn)過程都是水中作業(yè),工人們雖著深靴,仍都免不了關節(jié)炎等等職業(yè)病。撈出的紙被積壓成一筐筐白色的糕,也像一箱箱的大塊豆腐,被擠盡水分,就更像豆腐了。從豆腐上靈巧地揭出一片片極薄的半透明濕紙,貼到烘干墻面上,在揮發(fā)著熱蒸氣的云霧中顯現(xiàn)出潔白平坦的真容。宣紙誕生了,這滋潤、寬暢的處女地真誘人,誘惑畫家和書法家們將大量烏黑的濃墨潑上去,揮毫、奔馳,出神入化于濃淡沉浮的宇宙中!黑白之相搏,相咬;濃淡之相競,相滲;偶然性與必然性在棉質的差異中變幻……都是繪畫,都是宣紙這一特殊材料所引發(fā)的繪畫特色。
中國畫家溺愛宣紙,控制宣紙性能的技巧便也成了中國繪畫之特色。但過分依賴這種特色便作繭自縛,縮小了繪畫的天地。宣紙的容量有多大?有限也無限。前年美國一位名版畫家到宣紙廠根據(jù)自己的要求將多層宣紙積裱起來,創(chuàng)造適應自己作品的特殊效果,那利用和發(fā)揮已有材料特色的想法和做法是自然的。用油彩在布上涂畫,這已是西方最正規(guī)或常規(guī)的繪畫,其他畫在紙上的如水彩或版畫之類,似乎略低一等。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也被西方視為不如油畫正規(guī)。這是一種成見,一種洋習慣勢力。藝術品的高低決定于內涵,不決定于材料的貴賤。比之倫勃朗的油畫,八大山人的水墨畫內涵未必淺,藝術內涵不依賴物象的堆砌,薄薄的半透明的宣紙上滲透著偉大作家的靈魂。但我們也不認為惟宣紙至上。隨著生活的變化,感受的多樣,畫家不斷在更新、豐富自己的手法,尋找適應新手法的新工具和新材料。我戀戀于宣紙,但又常思考宣紙所能開發(fā)的深度,在宣紙上能馳聘多遠,從體面塑造及色彩效果等方面著眼,頗羨慕孫悟空尋找到能大能小的理想武器———定海神針。
1985年